“协商民主第一窗”联合网 国际 sylhcw.com xinjie5d.com bjhc35.com fxrxkl.com jdzmljs.com kmzcjfls.com nbyeswin.com dnf288.com hdjwgg.com

华胥、伏羲与泗水

2023-03-03 14:24:31 | 来源:联合日报| 浏览:

华夏是中华民族的古称,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先秦时期称“夏”或“华”。《左传》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说,《孟子》中有“用夏变夷”之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华,荣也;夏,财神到棋牌平台 之人也”。“华夏”一词追其源头,起源于“华胥”,也就是太昊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她是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个女部落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母”。

伏羲开父权制度,取法自然,始画八卦,教民结网从渔,发展狩猎、畜牧,又教人养蚕纺织,发明兵器,改革群婚制,主张婚配,由族外群婚向偶婚过渡,图腾为龙,以龙为官,肇启了“天人合一”的财神到棋牌平台 文化。伏羲文化以其与天同源的宇宙本源性,民族始祖肇创的民族性,源远流长。在财神到棋牌平台 典籍中,“伏羲氏”有多种写法,又作伏牺氏、宓羲氏、庖牺氏、包牺氏等,亦称牺皇、皇羲等,又称太昊、泰皓、太昊伏羲氏、泰昊伏羲氏等。汉以后,说伏羲即太昊,据典籍记载与山东后李文化考古发现,伏羲文化其年代距今约8500-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1000余年。后李遗址是迄今为止在财神到棋牌平台 北方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遗址之一。再加上河南裴李岗文化(距今9000-7800年)等考古发掘断代综合研究证明,伏羲文化的产生距今至少8000年。财神到棋牌平台 考古学家苏秉琦称“财神到棋牌平台 历史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这才有了“伏羲8000年前定天下,治天下、王天下”的说法。《易经·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史上首次以文字准确记载,伏羲为中华民族始祖。《汉书·艺文志》以法典记载太昊伏羲氏位列三皇之首。汉至明清,不论如何改朝换代,太昊伏羲氏均位列“中华大族谱世系”百王之先、历代相袭。

上古史前人物,经过数千年的人文打造,都具有了功绩人格化的基本内涵,特别是三皇五帝,每个人物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人文创造的集合体,在当初可能只有一个伏羲、更有可能有几十个上百个伏羲,最后历史上记载的伏羲是所有“伏羲”的综合体。这就有了现在许多地方都说我们共同的人文始祖到过这里,还到过那里的不同说法。伏羲开创的华夏文明为主轴的父权制社会,是由母系氏族转化而生,抓住了父系社会的源流,也就抓住了研究伏羲文化的基础和关键。财神到棋牌平台 父系氏族社会最初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已被众多历史学者所公认。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大的类型看,基本归纳为三个大类别:一是仰韶文化,二是大汶口文化,三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基本并行,亦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期;龙山文化则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及向阶级社会转变的过渡期。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被认为是填补考古文化中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空白。济宁地处大汶口文化的核心地带,在泗河岸边发现的尹家城遗址、天齐庙遗址正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印证。

为了生存,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位首领“华胥氏”带领远古先民不断迁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她们创造了渔猎、农耕文明、结绳记事、钻木取火吃熟食、改革婚配,开创了中华文明史。著名学者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中指出“伏羲之东方民族,原始必不发源于洼下之濮县,而必别为高耸之地可避水灾者。以前泰皇一名及各种习俗,并奉伏羲诸国之地证之,必为泰山一带,其地故在山东为最高区域也。其源既明,则凡他处如濮县、永济各地,地名与泗水相同者,皆族迁名随,为羲族后徙居,不能持此以为伏羲生长之乡也。祀从而探求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名、山泽名,殆即今之泗水一带,泗水固泰区南部也。”清代史学家王子襄《泗志钩沉》:“华胥氏之国,今(泗水)治东北五十里有华胥山,其西麓有华村,为汉华县故治。”这说明华胥氏本人或者华胥氏的儿子伏羲、女儿女娲在不断迁徙中跋山涉水迁居在今天的泗水。居住于山中的原始居民和从外地迁徙来的华胥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定居下来。《潜夫论·五德志》云:“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皞。”母系氏族社会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才有了“踩雷神脚印感孕而生”的美丽传说。按古《河图》云“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今治东六十里有雷泽,亦名服泽;北有伏山,东南有扶犁山;西南有陪尾,即负尾山,又南首有负首山。”由此可见上古时华胥氏生活在泗水县治东北一带。为了纪念“人文始祖母”,在泗河流域繁衍生息、定居下来的“华胥氏”后人,把定居村落称为“华村”,结网捕鱼的湖称为“古华渚”(今华胥湖),打猎砍柴的山称为“华胥山”,华胥山下建有伏羲庙,伏羲庙东南有女娲娘娘庙。现华村镇北庄村尚有伏羲山,山下有伏羲庙遗址,立有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重修伏羲庙碑”,碑正面上部书写“重修伏羲庙碑记”。女娲庙在华胥山南,距伏羲庙大约3公里,亦仅存遗址,始创年代不详。

华胥氏风姓,伏羲之后裔东夷人以风姓、嬴姓为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太昊部落联盟,由蒙山沿泗水往西南挺进中原,原居住地留下四支族众。太昊之后曾建立风国,在泗水流域建都,一度成为东方文化中心,其君主为风后,与黄帝同时期。黄帝在泰山会盟后,曾到风国向风后问“道”且聘其为“三公”。现泗河北岸中册镇仍存有风后庄,后来为了取意“丰收”之祥瑞,改为“丰庄”,现分为丰前、丰后两个村庄。风姓是母系氏族时期的姓,这说明华胥氏后人伏羲、女娲部落在泗水周边活动的时间较早,并在泗河两岸定居下来一直生活至今。正是这种原因,形成了今天平邑、新泰、泗水交界处,有很多与伏羲及其后裔有关的古地名:华胥山、华渚、华村、伏山、雷泽、凤凰山、风后岭、陪首山、陪尾山、历山、舜帝庙、荒里、东西流庄、回龙庙村等。

(张兆庆 汤文婷)



sylhcw.com xinjie5d.com bjhc35.com fxrxkl.com jdzmljs.com kmzcjfls.com nbyeswin.com dnf288.com hdjwgg.com